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航運業宛如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整體利潤呈現出令人震驚的暴跌態勢,跌幅高達 56%,這一數據猶如一記重錘,重重地砸在行業從業者的心間,也讓全球貿易市場為之側目。
航運金融分析師 John McCown 的最新報告,宛如一份無情的 “診斷書”,清晰地揭示了行業的困境。數據顯示,全球集裝箱航運業在 2025 年二季度僅實現凈收益 44 億美元,而在一季度這一數字還是 99 億美元,如此巨大的落差,讓行業的盈利狀況急轉直下。與 2024 年同期的 120 億美元相比,更是大幅下跌 63.7%,這已經是行業連續第三個季度陷入盈利下滑的泥沼,曾經因紅海危機推高運價而帶來的 “爆發式盈利” 的輝煌,如今正迅速黯淡,成為過往云煙。
“美國關稅及相關貿易政策正在推動集裝箱航運進入逆風區間”,John McCown 的話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行業困境的關鍵根源。美國航線,在全球集裝箱運輸版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約占全球集裝箱運輸里程的三分之一,然而,如今卻淪為行業發展的 “重災區”。自 2025 年年初起,美國進口集裝箱量便踏上了持續走弱的軌跡,截至 7 月的三個月里,同比下降 3.6%。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更是預測,今年全年美國進口集裝箱總量將較 2024 年下降 5.6%。按照 McCown 的測算,2025 年剩余五個月的進口量將驟減 17.5%,而這幾乎完全歸咎于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
美國的各大港口,也率先感受到了這股 “寒意”。加州長灘港,作為美國最大的港口之一,其首席執行官馬里奧?科爾德羅憂心忡忡地發出警告:如果當前貿易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2025 年下半年長灘港的貨運量可能會出現災難性的暴跌,幅度高達 20%。洛杉磯港同樣未能幸免,預計由于關稅上調導致進出口量下降,其吞吐量將從 5 月份開始下降 10%,僅 5 月份就預計有 12 個航次被迫取消或處于空白狀態。貿易數據平臺 Vizion 提供的數據更是令人觸目驚心,由于關稅不確定性的陰霾籠罩,過去七天,前往美國的集裝箱預訂量相比前一周大幅下降 67%,從美國出發的集裝箱預訂量也下降了 40%。在貨量與運價可能進一步下跌的巨大壓力下,班輪公司不得不無奈地持續削減赴美航線運力。海洋網聯船務公司宣布,三家船運公司組成的集裝箱聯盟 “Premier Alliance” 已暫停推出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航線;原定于今年 5 月開始的跨太平洋航線 PN4 服務也將繼續暫停,何時重啟,依舊是未知數。
在行業整體利潤暴跌的大背景下,不同班輪公司之間的盈利表現也出現了巨大的分化。行業分析機構 Sea - Intelligence 采用 EBIT/TEU(單箱息稅前利潤)來衡量盈利質量,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東方海外(OOCL)以 249 美元 / TEU 的成績脫穎而出,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而海洋網聯船務(ONE)卻僅為 12 美元 / TEU,處于墊底位置,盈利能力堪憂。馬士基為 35 美元 / TEU,赫伯羅特為 53 美元 / TEU,中遠海運為 79 美元 / TEU,均在百元以下區間艱難徘徊;現代商船為 176 美元 / TEU,以星航運為 167 美元 / TEU,處于 100 - 200 美元區間。
以星航運(ZIM)在跨太平洋航線運量同比銳減 16.3%,跨大西洋航線下降 5.8%,盡管亞洲區域和拉丁美洲航線運量分別增長 8.7%,但仍難以彌補跨太平洋航線的巨大損失,導致其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15.4%,凈利潤暴跌 93.6%。相比之下,在亞歐航線,需求增長卻異常強勁,在 6 家披露相關數據的公司中,有 3 家實現了兩位數的貨量同比增長,成為行業盈利的少數亮點之一。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航運業并非毫無應對之策。過去,疫情期間全球集裝箱航運業累計獲得約 4000 億美元盈利,紅海危機額外貢獻了約 500 億美元,這些經歷讓班輪公司對運力調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強的掌控能力。如今,為了維系運價水平,船司紛紛采取嚴格的運力管控措施,空班策略成為主要調控手段。德魯里 4 月 15 日發布的集運周報顯示,2025 年 4 月 15 日 - 18 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已宣布取消 83 個航次,取消航次總數占計劃 713 個航次的 12%。
然而,即便行業積極自救,未來的道路依舊充滿荊棘。John McCown 預期三季度行業盈利將進一步惡化,利潤區間可能僅為 19 億至 25 億美元,與 2024 年三季度因紅海危機高漲時創下的 264 億美元紀錄相比,可謂天壤之別。除了關稅因素,行業還將受到 USTR 擬推行的 “天價港口費” 的沖擊,這可能導致運力撤出或運價上漲,尤其是在亞洲至美國西海岸這一關鍵航線。盡管目前集運公司仍在積極下單新船,但 McCown 指出,多數訂單下達于關稅和新收費政策沖擊尚未完全顯現之前。
全球航運業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二季度利潤的暴跌只是一個警示信號。未來,行業能否在困境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通過優化航線布局、提升運營效率、拓展新興市場等方式,打破當前的困局,實現盈利的復蘇與增長,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航運業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每一家企業都在這場風暴中奮力前行,試圖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之道,而行業的未來走向,也將深刻影響著全球貿易的格局與發展。
2025-9-18
2025-9-17
2025-9-16
2025-9-15
2025-9-12
2025-9-11
2025-9-10
2025-9-9